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要归功于一位叫万钢的部长。他认为:拼内燃机,再过很长一段时间也拼不过欧美日,而电动车的技术门槛较低,可以大大拉平起跑线,更容易弯道超车。同时,我国石油大量靠进口,就能源安全层面来讲,容易被国际市场影响,而我们最不缺的就是煤,不用担心电动车用不起电。
在万钢上书国务院之后,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对相关车企展开了补贴政策,而一些蛀虫车企压根不考虑长远规划,本着“捞一票就走”的目的耍小聪明,进行一些骗补的违法操作。
原地刷车可还行,物理外挂最致命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匪夷所思的视频,画面显示有大量电动车列成一排,它们都被砖块垫起前轮,然后一边连接着充电桩,一边让前轮空转。这些原地旋转跳跃闭着眼的电动车都来自奇瑞品牌,一时间矛头直指这家来自安徽的自主车企,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刷里程骗补贴的行为。
奇瑞的反应也算迅速,没过多少时间就发出了官方声明,主要说了两件事情:首先,视频拍摄地是一个驾校,和奇瑞新能源公司没有关系;其次,国家新能源补贴清算制度规定,补贴里程需要有GPS行驶轨迹,只刷里程的话是无效的,不会被计入补贴里程中。
不过这份否认三连的声明并没有完全洗刷掉奇瑞的嫌疑,有媒体爆料,在工信部清算并发放2017年的新能源补贴公示中可以看到,奇瑞新能源确实少拿了补贴,因为各种原因被核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监管平台核定的行驶里程数不满足2万公里”,这个规定只针对运营车,私家车没这个要求,所以奇瑞新能源用于运营的车型确实因为里程没达标而没拿到国家补贴。奇瑞的这个声明,就像是一记拳头打在棉花上,毫无声响。
不止奇瑞一个
多家车企因里程未达标被卡
新能源补贴清算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我们为大家复盘一下去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企业申报补贴的236881辆新能源汽车中,有207409辆通过审核,申报的244.14亿元中,约有220.27亿元通过审核,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车辆没有通过审核。
关于没有通过审核的原因,除了没跑够2万公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电池组能量密度与推荐目录不一致、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驱动电机功率与推荐目录不一致、关键零部件发票信息与推荐目录不一致等。我们来看看几个没通过审核的车型数量较多的车企。
在这份名单中,奇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共计有6000辆左右的电动车因为没有达到2万公里的要求而被取消补贴资格,此外北汽新能源、陕西通家、比亚迪等车企也有不少车型因为未达到2万公里而取消补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相关部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规定中,要求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后才可发放。2018年,补贴政策调整,将运营里程标准降为2万公里——即便门槛降低,仍有不少新能源汽车没有达标。
聪明用在歪地方,花式骗补扒一扒
俗话说,有补贴的地方,就有骗补。我们为大家扒一下那些骗补招数。
新手级:使用劣质电池,虚报续航里程
国家按照续航里程的档次进行补贴,里程越高,补贴越多,所以虚报里程是一个很直接的方法。每上升一个档次,就可以多拿1-2万元的补贴,不过这种操作主要发生在低速电动车企业,大型车企一般不会采用劣质电池,一旦发生自燃等事故,名誉会大受影响。
入门级:电池拆装后重复利用
电池是新能源骗补的重要一环,和燃油车的每台发动机都有编号不同,新能源车的电池系统没有统一的标识,电池序列号和车架号没有必要的关联性,所以多辆车可以使用一个电池组,完全可以再利用。因此有些车企会在拿到补贴后,将电池、电机等高价值部件拆解转卖,或者将车改成燃油车之后销往农村市场。
高手级:违规拿牌照,空手套补贴
这种操作的动机极为恶劣,车都没生产就想拿到补贴,这些车企往往通过虚假上传合格证,在没有生产一台车的情况下骗补。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厂家直接虚假上传车辆合格证;第二,终端造假,比如某家新能源车企和运营租赁企业事先串通好,后者在申报文件中写明向前者购买500辆新能源车,于是政府就给了500辆的补贴,但实际可能只交付了几辆,甚至一辆都没交付;第三,和上一个差不多,只是对象换成客户,实际交付量远小于合同购买量,利用漏洞赚取大额补贴。大家可以搜一下“比亚迪4S店总经理刘鹏自缢事件”,了解骗补背后的真实故事。
宗师级:自产自销,左手倒右手
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手法,如实生产汽车,车辆也符合规定,但车企通过独资或合资成立汽车租赁公司,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自产自销拿到补贴。拿到补贴后,车企同样以回购或修理汽车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形式分配补贴后,将车回收处理,再次出售给租赁公司,以此实现循环领取补贴。央视曾点名批评了十家骗补车企,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这种骗补方式。
写在最后:骗补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汽车行业,要是有心去搜索,你会发现光伏、动画、电商、家电、LED等行业都存在骗补现象。马克思曾说,“有50%的利润,人们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人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人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该如何彻底杜绝这样的骗补行为呢?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研究出对策,不要让弯道超车变成弯道翻车。
请输入验证码